本網訊:12月6日,贛州市科技局印發《關于同意將贛州市資源與環境遙感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列入20225357cc拉斯維加斯市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組建計劃的通知》(贛市科發〔2022〕61號),依托我校申報的4個贛州市重點實驗室、1個技術創新中心和全南縣江西秦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申報的1個技術創新中心全部獲批。這是學校繼20215357cc拉斯維加斯以來再次獲批政府類學科科研平臺,實現學科科研平臺數量再上新臺階,總數達到13個,全面覆蓋學校重要的礦業冶金類、機械電氣類、電子信息類、建筑土木類、電子商務類、人文藝術類等六大專業集群。

據悉,“贛州市資源與環境遙感重點實驗室”主要圍繞贛南地區資源環境時序動態監測和防護為戰略目標,建設贛南離子型稀土礦區生態環境遙感、鎢礦礦區生態遙感及贛南林業生態景觀遙感三個研究方向。實驗室將成為贛南地區資源與環境遙感領域的科學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贛州市智能互聯重點實驗室”致力于贛州“1+5+N”產業布局需求,開展邊緣智能研究、邊緣網關研發、云端優化模型構建及數字孿生系統研究,構建基于“云-邊-端”架構的智能互聯體系,促進贛州產業數字化建設;“贛州市AI智能化施工安全物聯網監測技術重點實驗室”主要圍繞智慧工地、信息融合、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領域的重大需求,以AI智能化為導向,著力于基于物聯網施工安全監測系統研究,開展智能制造、軟硬件開發、大數據分析、信息系統資源整合等基礎研究,深耕于智慧安全生產、施工安全監測等基礎性理論研究的關鍵領域;“贛州市智能會計綜合實驗室”以培養智能財務、數據分析兩個方向新時代會計人才為主線,以國內一流標準進行財會教學內容優化,通過大數據財務教學平臺的建設,調整課程設置、更新課程內容、改進教學方式、完善實習實訓條件等,實現專業教學過程與崗位真實業務相結合,滿足企業需求和學生就業需求,全方位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贛南客家圍屋營造技藝數字化技術創新中心”依照數字賦能工藝類非遺文化產業振興機理,以數字化技術創新為核心,開展贛南圍屋營造技藝等研究與技術服務工作,將為贛南客家圍屋營造技藝的“非遺傳承”提供重要科技支撐,為“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截至目前,我校共計獲批13個學科科研平臺,其中贛州市重點實驗室9個、贛州市技術創新中心3個、贛州市社科研究基地1個。學校一如既往的重視科研平臺建設工作,聚焦特色專業發展、深耕內涵建設,組織、調配、整合相關資源,積極申報相關專業平臺。下一步,我校將重點啟動省級學科平臺申報與建設工作,促進平臺建設邁向更高臺階。